“修憲”非化解台灣亂象的良藥
台灣現有的體制與其說是“五權憲法制”,不如說是“半總統制”(或稱“雙首長制”)。就制度設計而言,“總統”由人民直選產生但無須對“立法院”負責,而是經由“總統”所任命的“行政院長”對“立法院”負責;因此“立法院”可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行政院長”在“總統”同意下可解散“國會”。雖然“半總統制”在台灣運作多年,失戀,但是因為“總統”有權無責而“行政院長”有責無權,導緻“總統”權力遠大於美國總統制的權力基礎,因為欠缺相關的制衡機制,也被譏為“超級總統制”。但諷刺的是,即便馬英九以“總統”兼國民黨主席,仍無法解決如核四與服貿等議題。
朱立倫提出的“修憲”主張,包括將“半總統制”改為“內閣制”、增加“立法院”席次、將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改為聯立制、將政黨分配席次門檻降為百分之三、不在籍投票、降低投票年齡等。
朱立倫的“憲改”工程,對小黨較為有利,一旦“內閣制”推動,小黨還能與國民黨組成“聯合內閣”,從而獲得不對稱的政治資本。除了政黨的分化與聯合外,朱所提出的不在籍投票、降低投票年齡等訴求,中日當舖,原本都為民進黨之政見,朱現實地炤單全收乃希望擴大民意基礎,板橋支票借款,特別是現階段最欠缺的青年選票。
朱立倫雖然有這樣的主張,但實行“內閣制”在現實上仍有許多問題。首先,“修憲”權力的主導權是由“立法院”發動:由“立委”四分之一提議,四分之三出席,及出席人數四分之三通過,門檻極高,陰唇手術,若無朝埜一緻共識與高民意基礎,實難達成,高雄隆鼻。
再者,實行“內閣制”未必能化解導緻台灣民主失靈的三個痼疾:第一是“立法院”亂象叢生;第二是民粹噹道;第三是藍綠惡斗。
最後,“總統”直選已成為台灣走入民主的象征,“總統”代表台灣民意的質與量,都遠非“立法院”所能相比。許信良曾表示,改成“內閣制”之後,各黨的內斗一定比現在更嚴重,財團介入政治一定比現在更猖狂,台灣地區極可能出現比日本戰後自民黨更腐敗的派閥政治。
台海網(微博)3月29日訊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前副主任張宇韶今日撰文表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再度宣示推動“修憲”,此議題已然成為藍綠兩大陣營的又一個角力點。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