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動静網8月1日报导 台媒称,即便是台灣的夜市“税王”,也难逃阑珊危機。逢甲商圈是台灣最具指标的夜市之一,但比年業務额不如以往,很多業者归罪于大陸旅客的削减,不外地產專家認為除此以外,另有三個缘由。
据台灣结合消息網7月31日报导,台灣政府财務主管部法網直播,分统计,2016年台灣25处知名夜市缴纳的業務税中,逢甲以9344.8万(新台币,下同)高居第一,约是第二名台中丰原庙东夜市的5.5倍,差距十分惊人。但迩来逢甲也堕入商圈泡沫化危機,被称為“商圈衰败指标”的夹娃娃機店纷繁入驻。按照报导,四大老阛阓之一的“碧根阳光”,10年来房錢從4万降到1万,仍有很多店面租不出去;還有業者流露近3年業務额最少降低两到三成,转租還不消讓渡金。
商圈主委刘兴邦指出,大陸團客骤减是最大的關头,之前观光團能带来人气與不乱客流,也能刺激當地人消费,如今可能是自由行散客,消费劲没法比拟。但他也暗示,這是全台商圈都正面對的問题,而逢甲由于基底够,受打击的水平较小台北免留車,。
报导称,不外地產專家却有分歧看法。專家阐發三重汽車借款, 称,大陸旅客削减只是缘由之一,台灣旅客才是商圈残落的關头,“本身人都厌弃,他人干吗去?”他進而举出逢甲的三大問题:坑旅客、收集购物,和热死人的气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