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自8月起暫停發放赴臺自由行簽注,一段時間以來島內旅遊市場急劇減縮,慘澹一片。旅遊業萎縮的晦气影響將繼續發酵,所謂的“發放補貼”不過是“用納稅人的錢補本身的錯誤”,業內人士更喊話:我們不要錢,我們要客源。
旅遊業急凍島內業者請願“恢復自由行”
8月份開始,的大陸旅客只剩了7月數量的1/3,預計9月中旬後,陸客個人遊數量會歸零。部门企業因接不到遊客團,已經開始鼓勵員工一週只事情三天,其他時間無薪休假。五大夜市也深受影響,士林夜市、逢甲夜市已經變得很是冷静。
2008年開始大陸住民赴臺遊,2011年開始了個人遊,08年到15年,這是旅遊業的火熱上升期,2015年當年旅遊收入創下了超過1000億人民幣的新紀錄。
2016年以來,民進黨上臺之後,衝擊兩岸關係,導致大陸旅客開始降低。本年以來,因為民進黨當局的衝撞,陸客赴臺冷上加冷,業內已預估島內旅遊産值本年將會損失350億。多家旅遊業者和工會已經到去处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國民黨進行陳情請願,但愿能夠儘速恢復開放自由行。
當局補貼?不過是用納稅人的錢補本身的錯誤
面對慘狀,蔡英文當局號稱撥出36億元來補貼業者損失,而這實質上是在用納稅人的錢為本身的錯誤政策買單。
相對於旅遊相關産業十倍的損失,這個補貼结果顯然有限,特别對中南部旅遊産業影響,是沒有太大幫助的。不少旅遊産業業內人士晓得這不是解決問題的底子辦法。他們對當局暗示:給我們釣竿,而不是給我們魚池;我們不要錢,我們要客源。也有飯店業者提出質疑:你補助給患了一時,給不了一世錢,花完了怎麼辦?你把大陸旅客阻擋在外面,龐大的相關産業生齿前途在哪?
蔡英文當局曾經想通過政策搀扶,在旅遊業方面操纵東南亞遊客來代替大陸旅客的縮減,結果很是不可功。因為東南亞遊客在市場規模、地舆距離、文化語言、收入程度、成長速率這些方面都底子不克不及和大陸比。(根據9月1日中華之聲《兩岸開講》欄目收拾 南開大學經濟钻研所传授 朱磊)(編輯:李婷婷) |
|